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藏文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進入關懷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專題專欄 / 專題 / 小財政大民生 / 社會保障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
用心用情辦好百姓事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莫青 周建萍 賈忠英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22    編輯: 朱月琴         

西寧市七一路小學學生展示綠水青山繪畫作品。攝影:祁曉軍

   牢記囑托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時指出,要堅守人民情懷,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以有效舉措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托育、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問題統籌解決好,妥善處理生態和民生的關系,實現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相協調。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農畜產品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做大做強有機特色產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牧民素質,繁榮農牧區文化。

  落實于行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去年以來,青海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期盼放在首要位置,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一年,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21年,我省堅持把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海西枸杞”“青繡”等產業勞務品牌高質量發展,“化隆牛肉拉面”“撒拉艷姑刺繡”在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中登上展會中央大舞臺。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

  教育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學前教育薄弱縣振興行動深入實施,義務教育“雙減”政策有效落實,超大班額全面消除。持續加大投入,努力攻堅克難,建成了一批美麗校園,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效。

  用民政制度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老一小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初步建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政制度框架體系。扎實推進救助、養老、兒童等12項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國務院辦公廳將我省深化臨時救助“放管服”改革做法在全國推廣交流。

  健康青海行動深入實施,“五醫”聯動改革縱深推進,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制度全面建成,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平均降幅六成以上。

  數說成果

  全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17個專項行動有序推進,全民健身、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廣,29萬名高血壓、7萬名糖尿病患者納入健康管理,規范管理率超過70%,癌癥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健康干預持續開展。2021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8.39%,較2020年增長了2.04個百分點。全省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3.97歲,孕產婦、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9.4%、15.4%和9.1%。

  群眾就醫用藥負擔明顯減輕,全國綜合醫改11個試點省份階段性總結評估中我省位居前列。

  全省包蟲病人群感染率下降至0.17%,新增患者手術治療繼續保持動態“清零”,包蟲病嚴重流行態勢得到進一步遏制。

  累計建設中藏醫館439個,基本實現鄉鎮、社區全覆蓋,適宜診療項目快速普及,全省近60%的中藏醫醫院開設午間及夜間中藏醫診療服務,城鄉居民中藏醫藥獲得感顯著增強。

  全省40余萬65歲以上老年人獲得免費體檢和健康指導。積極發展托育機構建設,全省備案托育機構增加至65家,實現市州全覆蓋。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全部落實,32.8萬計劃生育群眾享受政策補助。完成農牧區婦女“兩癌”篩查19.32萬例,農牧區婦女增補葉酸5.6萬人,為11.7萬名嬰幼兒免費提供營養包,母嬰安全五項制度鞏固落實,新生兒疾病篩查擴展到51個病種。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3萬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10.5萬人次,培訓各類城鄉勞動力11.23萬人次,高校畢業生登記就業率89.8%,城鎮登記失業率1.8%,超額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全省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31.6萬人、55萬人、95.93萬人。分別調整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傷人員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月人均增加196元、233元、106元。及時延長失業保險擴圍政策實施期限,向失業人員、失業農民工發放失業補助金、臨時生活補助7230萬元。持續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費率政策,累計減輕企業繳費負擔7.92億元。

  開展冬季專項行動,立案及協調處理欠薪案件3970件,為2.8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3億元。全年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649件,為2962名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1.2億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到97.3%。

  人社領域53項部省銜接事項100%實現共享,省本級145個事項實現“一網通辦”,29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人社政務“掌上辦”“網上辦”“就近辦”,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580萬人,“全數據共享、全服務上網、全業務用卡”的效能初步顯現。

  全省投入資金1.85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4所,安排政府購買學前教育服務資金9756萬元,惠及全省所有公辦園及普惠性民辦園,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

  投入資金5.73億元,開工建設45所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改善了學?;巨k學條件,為我省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之后向優質均衡發展進軍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持校外減負和校內提質并重,深入推進“雙減”工作,全省292所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轉型或注銷,在全國率先實現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清零”,全省應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義務教育學校共682所,目前已全部開展,且服務時間全部達標,開展率和達標率均為100%。

  省屬三所本科高校增加本科和研究生計劃3140人。深入實施“雙高計劃”和“雙優計劃”,統籌各方資源,全力支持8所高職院校、24所中職學校打造了特色優勢專業,進一步提升了職業教育吸引力。

  2021年累計投入民政事業經費57.15億元,較2020年增加3.31億元。

  首次將五類地區特困人員年齡降至55歲,民政兜底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連續13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全年投入救助補助資金31億元,有效保障36.29萬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對象,臨時救助25.16萬人次,5年來首次未發生資金過量結余。進一步簡化流程,推進臨時救助工作“提質增效”,極大地方便了困難群眾。

  投入資金1.2億元為全省9.9萬名老年人提供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實現城鄉統籌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縣級行政區域全覆蓋。投入資金3.7億元實施養老服務設施能力提升、居家適老化改造和農村互助幸福院新建、改擴建項目。

 

亚洲涩福利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