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刻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指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現美好法治愿景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制度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制度。本文旨在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聚焦地方金融治理,結合以下幾點思考,積極探索一條適應新時代要求和人民需要的現代地方金融治理之路。
根植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地方金融治理共識。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臨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和各類矛盾風險的多重挑戰。困難越是艱巨復雜,就越需要更好發揮法治作用。作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我們要堅定不移尊崇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使之成為引領貫穿金融全局工作的強大武器和行動指南。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和法治信仰,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破解突出問題,依靠法治力量來統籌金融資源、推動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風險、規范政府行為,凝聚起“以法為綱,崇法善治”的法治共識和治理文化。要更加注重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更加注重金融監管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更加注重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以法治營造最好營商環境,打造最優金融生態。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扭住地方金融治理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地方金融治理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要始終堅持黨總攬金融業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的鮮明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來部署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落實,制定完善金融監督、管理、服務各項制度政策,確保以正確政治路線引領地方金融治理工作的正確方向。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不斷提升黨組織在金融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推動實現地方金融業態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把黨的領導真正落實到金融治理的各方面。
完善制度補短板,夯實地方金融治理基石。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針對現階段地方金融治理過程中“法不夠用”“法不好用”“有法不用”“執法不嚴”等突出問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要堅持在中央頂層設計和法律框架內,加快推動地方金融立法進程,積極探索適應地方金融發展需要的制度安排,通過增強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建立一套規范有序、適應現階段地方金融發展需要的地方金融法治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法規制度建設,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明確監管原則和監管底線,統一監管執法標準,加快地方金融新興業態的監管制度建設,形成地方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的良性互動機制。建立完善部門法治建設責任制、重大決策法律審核制和審計監督考核機制,用法制為地方金融治理工作賦權力、定規矩、劃界限,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以政務誠信來引導社會誠信。
規范改進監管措施,提升地方金融治理效能。厲行法治,在于“法之必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一定要認真實踐好依法治國和建成法治政府的要求,堅持用法律制度厘定監管執法的權利邊界,完善監管執法程序,落實監管執法責任,健全執法監督制約機制,防止任意執法侵犯公民合法權益。切實做到“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日常監管、退出等機制,強化對地方金融業態的分類監管、有效監管、深度監管、法治監管。協助中央駐青金融監管部門做好地方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管理,著力破解監管過程中信息不對稱、數據孤島等問題。研究借鑒上海仲裁院、北京金融法院等模式,建立金融司法調節機制,為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進一步加碼。加強專業人力智力支撐,大力培養、選拔、使用一批政治素質硬、法律修養好、業務精通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同時推進金融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增強金融科技賦能,促進金融決策科學化、金融服務便捷化、風險防控一體化。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興監管機制,規范信用核查和聯合懲戒執法行為,以信用監管方式引導地方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邁上新征程,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會同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金融治理各項工作,主動承擔風險處置責任,通過橫向構建共治同心圓、縱向打造善治指揮鏈,逐步形成“主體責任落實、行業自律規范、監管協同有效、處罰震懾有力、社會和諧共治”的現代地方金融治理新格局,為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持續保駕護航。
(作者:王平為青海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