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作為“六穩”“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務,我省高度重視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省政府每年將“春風行動”列入一季度“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計劃安排。利用春節前后企業用工節點和勞動者求職就業高峰,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服務對象范圍,積極搭建更加及時、有效的勞務供需對接平臺,努力為我省有就業創業意愿的城鄉未就業群體和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更為精準的就業創業服務。如今,“春風行動”已成為我省緩解企業招工難、勞動者就業難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
春風送暖,就業惠民。2021年“春風行動”如約而至,為各類用人單位和廣大求職者送來豐盛的就業“大餐”,通過加大群眾知曉度、擴大活動覆蓋面、深化就業服務、搭建返崗復工平臺等措施,促進勞務供需雙方有效對接,全面推動全省穩就業保就業工作?;顒悠陂g,全省各地共組織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80場,累計組織2000余家企業入場招聘,提供招聘崗位8.5萬個,簽訂就業(意向)協議9214人,提供維權及法律援助服務3660人次,發放各類就業政策宣傳材料7.1萬份。
今年,我省已連續21年舉辦“春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尤其近五年來,“春風行動”連續被省政府列入“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為推進我省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特色優勢產業提檔升級帶來新崗位
“作為一家三江源地區的礦業企業,安全環保、綠色發展是礦業開發的首要問題,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十分必要,公司將聘用更多環境保護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青海威斯特銅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介紹,作為我省大型礦業企業之一,公司計劃招聘資源勘探、采礦工程和選礦工程的專業技術人員27人,雖然崗位專業性比較強,但已經有30人投遞了簡歷。
在省婦女聯合會招聘區,湟中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承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聚集著不少被青繡工藝品吸引來的年輕求職者。湟中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承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玉秀表示,近兩年青繡產業發展迅速,給公司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公司業務也進一步擴展,需要增加相關的業務人員,今年公司新增了管理和市場營銷崗位。因為之前,公司招聘的繡娘比較多,現在這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開始關注我們的青繡,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將使得青繡產業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近年來,我省著力發展具有青海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綠色產業,鹽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青繡就業工坊積極探索高端定制發展之路,傳統產業業態發生變化,帶來新的就業崗位。這些企業在招聘會上求賢若渴,使得就業市場呈現出一些積極而微妙的變化。
此外,隨著我省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使得各個行業崗位需求激增。從用工需求來看,相較于往年,今年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加工和制造業等第二產業用工需求較多,第三產業用工需求與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農民工就業機遇多、薪酬漲
春節后不久,我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就業服務局就準備組織前往廣東省惠州市實地考察用工需求,親身感受企業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并就勞務輸出人員的往返交通、培訓方式、穩崗政策、工作時長、薪資待遇等情況同企業進行詳細洽談。通過協力搭建農民工返崗復工平臺給當地人帶來了更多就業崗位和較高的務工薪酬。
為進一步拓展勞動力就業渠道,我省持續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記者在3月13日舉辦的“春風行動”省級專場招聘會東西部協作招聘區發現,江蘇企業開出的工資普遍在每月5000元以上,而且企業招聘人數也較多,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就提供了1000個就業崗位。據了解,“春風行動”活動期間,我省邀請了江蘇省13個市的811家用工單位開展招聘,提供崗位4萬余個。
同時,我省將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作為推進“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及“春風行動”的重要舉措,充分依托鄉鎮、村“兩委”等基層工作力量,深入了解掌握本地區農民工外出務工意愿、出行時間等基本情況,加大對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及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力度。為農民工外出務工提供出行前服務、返崗運輸、輸出輸入地信息對接等“點對點”“一站式”外出務工服務,引導農牧區勞動力積極外出務工就業。截至3月底,全省已有13萬名農民工實現返崗復工,其中省內10萬人,省外3萬人。
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大有所為
“目前,我省的護工行業有很大的用人缺口,目前我們的工作人員主要是來自大通、互助、湟中等西寧周邊地區的農村婦女,但是她們需要培訓后才能上崗。希望能與職業培訓學校達成合作,讓這些農村婦女能有一技之長,更快更好地走上就業之路。我們公司的許多員工都參加了西寧市婦聯組織的‘夏都月嫂’‘夏都護理員’等培訓,受過職業培訓的員工明顯更受雇主歡迎。當然,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像衛校畢業的學生這樣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人前來應聘護工工作。”招聘現場一位家政企業負責人鄭潔說。
為更好地幫助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的就業創業,對其就業進行保駕護航,我省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實現職業技能培訓“普遍、普及、普惠”。所謂“普遍、普及、普惠”,即普遍組織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覆蓋率;普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資源,提高培訓可及性;普惠性補貼政策全面落實,提高各方主動參與培訓積極性。貫徹執行工匠精神及技能強國戰略目標的施行,讓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大有所為,讓社會適齡人員等符合培訓條件的人員都能夠由此獲益,走上就業創業的崗位。
活動期間,我省對有技能提升愿望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提供穩崗轉崗、以工代訓、技能提升和就業創業等針對性職業培訓服務,通過技能提升提高就業質量。在省級專場招聘會現場,有省內15家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組織培訓招生。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還將穩就業“四送”(即“送政策、送崗位、送補貼、送培訓”)服務貫穿于“春風行動”之中,以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零距離”開展就業幫扶,引導鼓勵農牧區勞動力走出家門。期間,組織技能培訓7915人次,其中已脫貧勞動力267人;累計提供公共就業創業服務13714人次,其中已脫貧勞動力959人次。
注重不同就業需求深化服務效果
從有業可擇,到穩定就業,都離不開好政策和好服務的加持。作為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部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進一步強化指導“春風行動”的部署安排,要求全省各地及時將招聘會時間、場次、崗位信息向社會廣泛公布,鼓勵企業和城鄉各類勞動者積極參與。
結合“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積極引導務工人員留在就業地過年,為企業和務工人員提供更為便利和精準的服務。同時,根據企業需求強化用工指導,跟蹤落實服務;根據勞動者需求開展職業指導,促進重點群體就業,針對有創業意愿的勞動者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服務。期間,全省累計提供公共就業創業服務13714人次。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我們將于4月16日開展第十屆中央企業面向西藏青海新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北京的就業指導專家前來指導,促進我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省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我省持續開展常態化就業指導,在普惠式就業指導的基礎上結合青海的地域、經濟、發展等特點匹配精準就業服務,在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的同時,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形成良好的就業心態,讓其能匹配到自己合適的工作崗位,這也將進一步鞏固我省就業扶貧成果。
春風年年起,今時綠不同。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鼓勵城鄉各類勞動者積極就業創業,春風化雨,潤及社會,通過實現高質量就業,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
采訪手記
就業服務拓展 更多就業空間
就業服務,“送崗位”是重要手段。
“春風行動”期間,我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已脫貧和農村低收入家庭勞動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作為就業服務的重點群體,注重不同的就業需求,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舉辦易地搬遷安置區、城市新區、工業園區等招聘活動,為求職者就近就地提供專項服務。
同時,廣泛開展用工崗位需求調研,全面掌握重點企業員工規模、招聘意愿等信息,形成“重點企業服務清單”,搭建用工招聘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通過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調度系統累計上報41家重點企業信息,為1138個急缺用工崗位提供了服務。
開展就業公共服務,實現“人崗精準匹配”是關鍵。
在春風行動省級專場招聘會現場,求職者喬小姐表示,“招聘會雖然提供了很多崗位,但感覺并不適合自己。”有許多求職者像喬小姐一樣,已經工作了好幾年,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想跳槽卻不知道要如何選擇。
針對求職者的這種困擾,省人才交流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許多求職者而言,他們對于目前的擇業市場前景和自己的就業優勢并不清楚,通過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可以幫助求職者進行有效分析,進而實現個人求職優勢與崗位的精準匹配。
如今,線上平臺也已經成為我省就業公共服務的重要戰場。通過線上專人就業服務,求職者可以獲得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結合自身優勢再進行區域篩選、行業匹配、精準搜索等多重方式檢索,快速匹配合適崗位,真正將就業公共服務由“線下”送到“云端”,變“部門服務”為“掌上辦事”。
對于農民工,這一重要就業群體,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深入鄉鎮、村社,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補貼、送培訓”服務,“零距離”開展就業幫扶,引導鼓勵農牧區勞動力走出家門、務工就業、改變生活。
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是農民工期盼的足額工資,是千萬家庭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離不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我們期待,就業公共服務機構能持續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穩定就業基本盤。(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