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省人社廳的消息:截至目前,青海籍務工人員已在全國各地及境外地區開辦拉面店達3.3萬家,從業人員約19.5萬人,年經營性收入近200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總收入達70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近年來,各級人社部門重視拉面產業帶動就業優勢,緊盯重點地區,協調行業部門,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扶持、強化服務保障、創新培訓模式、持續宣傳推介等有效措施,全力推動拉面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全省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我省拉面產業被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作為脫貧攻堅的先進典型經驗,在全國宣傳推廣。
2017年以來,省人社廳會同省財政廳分年度下撥拉面經濟扶持專項資金5000萬元,兌現落實各項政策補貼。充分發揮金融部門融資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發放支持拉面經營擔保貸款。積極協調省內銀行赴省外現場為拉面經營人員辦理拉面信用卡業務。積極兌現創業扶持政策,僅海東市為符合條件的拉面創業者發放首次創業補貼340萬元,發放一次性創業獎勵175萬元。3年來,省內外新增青海籍拉面店超過4000家,帶動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近萬人。
加強輸入地和輸出地協作聯系,實現兩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務協調機制。外派勞務服務機構協調處理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務工群眾實際困難,積極維護當地社會和諧穩定,得到了輸入、輸出地黨委政府的積極評價和大力支持。海東市先后與廣州、上海、天津、無錫等地民宗部門簽訂共管共治協議,在拉面從業人員相對集中的省外城市常設駐外辦事點97個,專門為青海籍拉面從業人員提供證照辦理、子女入學、處理糾紛等服務,有力保障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青海拉面在當地的蓬勃發展。(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