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的通知》,我省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工坊設立條件、規范建設運營、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等方面推動全省非遺扶貧工坊發展。
近年來,全省各級文化旅游部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效挖掘利用非遺資源,特別是傳統工藝類的非遺項目,積極探索和實踐“非遺+扶貧”工作,為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成為確保貧困人口持續、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抓手。
目前,已設立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從支持開展民族手工加工銷售、展示交流、研發創新、宣傳培訓等方面,推動青海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幫助貧困群眾真正實現居家就業、增收致富。
為助力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發展,我省不僅明確規定了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條件,各地還將組建由設計師、專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相關企業等為主的專家團隊,幫助我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開發設計產品、提升品質,對接市場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
針對非遺傳承發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以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為主,面向貧困地區非遺傳承人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技能培訓,培養一批非遺扶貧帶頭人和脫貧中堅力量,逐步建立穩定、長效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培訓機制。
各地還將采取訂單生產、以銷定產等多種形式,擴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銷售渠道。開設“非遺+扶貧”網上商城,幫助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開通線上銷售渠道。(吳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