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藏文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進入關懷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專題專欄 / 專題 / 小財政大民生 / 教育培訓

突出問題有效解決 我省全面改薄帶給教育6大喜人變化

來源: 西寧晚報    發布時間: 2017-12-16 10:13    編輯: 許娜         

  我省在近期開展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自查工作中,組織開展了縣級自查自評、市(州)級復查和省級抽查并形成了報告。報告表明:通過四年來全面改薄項目的實施,全省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突出問題有效解決,有力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辦學條件全面改善。購置新增9.6萬套單人課桌椅,實現1人1桌1椅(凳)的規劃任務;購置學生用床10.61萬張,實現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了“大通鋪”現象;購置學校飲水、取暖、監控設備等,為有給排水管網設施條件的學校建設了洗浴設施,全面實現了寄宿制學校食堂供餐;安裝監控和安保設備,改善了學?;旧顥l件,保障了學校安全。

  二是教學點辦學條件得到保障。全省小學教學點從2013年631個增加到2016年的798個。教學點校舍、活動場地、教學儀器設備達到省定標準,免費師范生和特崗生優先向教學點安排,基本解決農牧區教師周轉宿舍。

  三是突出問題有效解決。兩年時間全面消除納入規劃的20.3萬平方米D級危房(由于格爾木八一中學項目不能落地,在全面改薄中期評估后調出了規劃),占排查鑒定面積的100%。小學超大班額從2014年的16.89%下降到2016年的2.82%,大班額從2014年的21.93%下降到2016年的14.13%;初中超大班額從2014年的2.19%下降到2016年的1.26%,大班額從2014年的42.5%下降到2016年的16.22%。

  四是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全面推進“三通兩平臺”工程和“三個網絡課堂”建設,推廣“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信息化教學活動,實現教學點信息化教育資源全覆蓋。目前,全省98%中小學教學班級和90%教學點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83%學校接入互聯網,近29%學校建成功能齊備的校園網。省級建成教育數據中心,承載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兩大公共服務平臺順利運行。

  五是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從2016年起,對六州所有學生和西寧、海東兩市貧困家庭學生學前三年、義務教育九年、普通高中和中職三年實施15年免費教育,同步建立了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了中職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我省“全面改薄”工程與15年免費教育兜底工程緊密結合、統籌推進,體現了改善辦學條件與提高民生水平的雙重效益,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六是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實現新突破。制定了《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義務教育學校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在20個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基礎上,今年又有13個縣(市)通過了國家驗收,全省71%的縣(市、區、行委)實現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初步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長效機制,城鄉、區域、校際差距不斷縮小。(得舟)

亚洲涩福利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