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東市凝心聚力提升“拉面經濟”勞務品牌質量和效益,結合地方特色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效促進了當地群眾就業創業熱情和增收致富能力,群眾勞務收入增長明顯。
做強拉面經濟,加快品牌化特色化連鎖化經營。在全面貫徹落實有關發展拉面經濟各項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速“青海拉面”擴面、提檔、升級,推動拉面經濟品牌化、特色化、連鎖化發展。同時,大力推廣拉面經濟“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新模式。截至10月底,海東市群眾在外開辦經營的拉面店已達2.62萬家,從業人員16.9萬人,拉面經濟經營性收入95億元,實現利潤30.7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41億元。“拉面經濟”產業已發展成為海東市農民群眾的“脫貧經濟”和“致富經濟”。
同時,海東市積極調整思路,抓住新疆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步伐顯著加快,當地勞動力不能滿足各類企業用工需求的新形勢、新情況,出臺激勵措施,對易地移民戶給予多項優惠政策,廣泛動員貧困勞動力到新疆阿拉爾市從事土地承包,棉花、大棗等經濟作物種植業。結合各項省內外及境外勞動力轉移就業項目,海東市形成了一縣(區)一特色,一縣(區)一品牌的發展格局,實現了貧困勞動力勞務收入的大幅增長。截至10月底,海東市共向省內外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54.85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7.1億元,勞務人均收入8766元,其中向省內外轉移輸出農村貧困勞動力1.1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7億元。(榮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