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綠時,千樹萬樹發新枝。今年是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36周年,眼下清明已過,我省各地將陸續進入植樹造林的好時節。4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王建軍等領導與干部群眾、部隊官兵、中小學師生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這是繼全省綠化動員大會后的一次再動員、再推進,給全民植綠愛綠護綠帶了好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工作,把造林綠化作為創建生態文明先行區的重要抓手,自覺承擔構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職責,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推進綠化重點工程,全社會植綠、愛綠、護綠蔚然成風,全省綠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國土綠化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民共擔的偉大事業,于青海而言意義尤重。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抓綠化就是抓發展,抓綠化就是抓生態,抓綠化就是抓民生,抓綠化就是抓形象,只有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與造林綠化的自身規律有機結合起來,把“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與造林綠化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四個轉變”新思路與造林綠化的豐富內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升青海的美譽度,樹立青海的新形象,增強青海的吸引力。
扎實推進國土綠化工作,義務植樹是好抓手,我們應當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動力,以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為方式,促進東西南北、城鎮鄉村造林綠化全面協調發展,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人均綠化面積,讓青山常在、綠水常流;我們應當自覺踐行“四個轉變”新思路,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轉變;我們應當通過造林綠化,在發展壯大特色林產業、提供更多綠色優質林產品、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上取得新進展,把綠色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支柱、轉化為民生發展優勢,實現綠色惠民、綠色富民。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每個人是乘涼者,更應是種樹者。愛綠植綠護綠,需要每一個人參與、行動,抓住已經到來的植樹季節,大抓一把、大干一場,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共建共享美麗青海。( 戴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