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藏文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進入關懷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專題專欄 / 專題 / 法治青海

傳遞檢察好聲音——專訪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曉勇

來源: 青海法制報    發布時間: 2015-03-13 16:43    編輯: 馬秀         

  記者:有人說,監督是一種保護。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是如何強化法律監督職能預防職務犯罪的?

  王曉勇: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檢察機關的職能要求來講,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實際上只是完成了懲防腐敗建設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還要通過預防來發揮拒腐防變的治本功能,把預防工作作為懲治工作的必然延伸,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進預防工作,更好的教育和警示國家公職人員增強法治意識,遠離職務犯罪,依法用權、依法履職,充分體現預防工作的“防火墻”“隔離墩”功能。

  近年來,我們結合檢察職能,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全面落實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制度,從2011年開始,省檢察院每年向省委呈報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分析報告,各級檢察普遍落實了這一制度;構建社會化預防體系,成立了青海省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37家省級單位、7家大型國有企業為成員,促進了預防工作的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推動預防工作法治化建設,積極參與《青海省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的起草、調研、論證工作;強力推進偵防一體化機制建設,將偵和防結合起來,注重對職務犯罪個案和類案的分析,提出預防對策和檢察建議,達到查辦一個案件、治理一個單位、警示一批干部的效果;創新預防工作的載體和方式,成立全省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團,去年開展警示教育講座447次,取得良好社會反響和警示效果。與省工商聯舉辦非公企業家面臨的刑事法律風險專題講座,受到非公企業的歡迎和肯定。

  記者:我省作為生態大省,省檢察院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供了哪些司法保障?

  王曉勇:近年來,我省檢察部門牢固樹立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突出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司法保障,全力抓好剛剛出臺的《青海省檢察機關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意見》的落實工作,充分聚集打擊、預防、監督、保護等職能優勢,適時組織開展查辦與預防危害生態環境資源的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建立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懲治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犯罪活動,嚴肅查辦和預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失職瀆職導致生態環境資源被嚴重破壞的案件,加大對涉及生態環境資源案件的訴訟監督力度,穩步探索建立檢察機關對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的突出問題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把生態文明保護貫穿到檢察工作的各環節和全過程,著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我們也建議最高人民檢察院盡快制定檢察機關提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指導意見,有效指導各地開展公益訴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今年兩會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了探索建立公益訴訟制度。

  記者:近幾年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我省檢察工作提出了哪些建議意見,是如何落實的?

  王曉勇:近年來,在全國、全省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著力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著力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強過硬隊伍建設,培養“雙語”人才,強化自身監督制約,推進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每年兩會后,省檢察院及時梳理匯總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對提出的問題認真對照檢查、深刻剖析,有針對性地改進;對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研究分析,制訂分工方案,逐項抓好整改落實。

  我們的做法是:健全接受監督的途徑和方式,堅持各級檢察機關的重大事項、重大決策、重要案件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匯報制度,認真辦理意見建議和轉交的案件、事項,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結果;堅持每年分專題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主動向省政協常委會通報工作,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大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的陽光檢察新機制,建立完善辦案信息查詢系統,加速推進檢察機關終結性法律文書統一上網,開通檢察微博、檢察微信和新聞客戶端,充分運用新媒體,及時傳遞檢察好聲音、釋放法律監督正能量。

亚洲涩福利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