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藏文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進入關懷版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互動交流  /  在線訪談  /  往期回顧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縣區領導說“三農”】
深耕農業“新硒望” 增強發展“源動力”
——訪海東市平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李園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俊 祁曉翠    發布時間:2024-09-06 11:03    編輯:孔令磊         

  600多平方公里富硒土地資源得天獨厚,馬鈴薯、大蒜、燕麥、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產業鏈已現雛形,金絲皇菊、富硒小米、特色果蔬等種植已具規模,反季節羊肚菌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平安區立足天然富硒資源優勢,積極融入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新發展格局,加快發展富硒農業,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富硒產業鏈,提升“高原、有機、綠色、富硒”品牌效應,將富硒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實現“富硒富農”。

  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平安區有哪些亮點成效?記者專訪了海東市平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李園元。

  李園元介紹,平安區按照“優糧畜、擴硒菜”思路,合理規劃布局、強化基地建設、培育經營主體,將富硒特色產業基地打造成亮點產業和拳頭產品。重點打造了3個富硒產業園,打造提升8個特色示范基地,開發4個富硒產品,培育扶持2個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富硒產品體驗店運營。持續培育壯大富硒小米、雜糧、飼草、食用菌、青宏杏、菜籽油、馬鈴薯、禽蛋(柴火雞養殖)8個富硒特色產業基地,重點開發富硒小米、冬油菜、青宏杏、食用菌4個富硒新產品。

  以白沈溝富硒果蔬園建設為例,將富硒果蔬產業打造為優勢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發展方式綠色、一二三產融合、質量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利益聯結緊密、農民增收明顯的典型示范樣板,最終實現設施農業建設標準化、果蔬加工物流化、休閑觀光農業化、技術支撐科技化、品牌培育市場化、質量控制自動化的精品農業園區。

  截至目前,白沈溝富硒果蔬園流轉土地122公頃,分兩期完成示范園區建設任務,建成蔬菜大棚555棟、拱棚39棟,投資7800萬元。引進種植葡萄、油桃、人參果、甜瓜、西紅柿、辣椒等特色果蔬品種40余種,以“公司+合作社+科技示范+農戶”模式,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富硒產業。

  在推動富硒農業產業品牌化、規模化發展過程中,如何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

  “富硒特色農業品牌不僅要樹得起,更要立得住。”李園元說,平安區堅持做好“土特產”文章,全面推動富硒牛羊肉、禽蛋、馬鈴薯、蔬菜等特色優勢產品強鏈升級。認證“兩品一標”產品15個,建成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馬鈴薯4067公頃、燕麥6000公頃,培育“平安馬鈴薯”地理標志1個,建立并高標準運營平安驛、無錫、寧波三家富硒產品線下體驗店,注冊“高原硒都平安”“硒蕎灣”等商標,依托“高原硒都”凈土有機富硒資源品牌,培育富硒蒜醬、芳譜菜籽油、富硒苦蕎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24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98%,市場銷售率達85%以上,產品遠銷陜甘川、內蒙古、西藏等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那么,平安區將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依托“富硒”這一招牌,延伸“農業+”新業態路徑?

  對此,李園元介紹,平安區堅持“抓黨建、強組織、興產業”思路,立足自身區位和產業基礎,注重發揮黨建對農業產業引領作用,不斷完善人才隊伍、促進產業延伸、打造農產品品牌,推動“黨建鏈、人才鏈、產業鏈”有機融合。打造“黨旗紅、惠三農”黨建品牌,以“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為目標,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等方式,激勵黨員干部在種業振興、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中擔當作為,黨建勢能有效轉化為助農動能。通過建設高原富硒產業技術研究院,搭建富硒產業科技研發平臺,與10所省內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延伸富硒產業鏈,擴大富硒產業集群,推動富硒產業快速升級,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農業發展。

  “我們依托平安區數字經濟發展優勢,打造‘一鄉一直播間’,實施‘新平安人點亮鄉村計劃’,回引‘新農人’引領電子商務、網絡直播等新興產業發展,推動農特產品‘借網出圈’。細化梳理14個系列48種農特產品清單,培育重點電商企業19家。與螞蟻集團簽訂數字經濟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在支付寶平臺上線青海平安品牌館和‘百縣百品助農行動’平安專場活動等,借助平臺優勢為平安打造數字化助農專區,多方位、多場景、多頻道讓‘平安臻品’走出去。富硒產業,作為平安區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引擎,正在河湟谷地的廣袤田野釋放強勁新動力。”李園元表示。

  目前,平安區以“生態平安、綠色農業”為理念,在發展富硒農業基礎上,整合“產學研”資源,結合平安文化、古驛文化,打造生態、文化、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和杏福嶺生態旅游度假區等鄉村特色旅游,在大紅嶺、莊科、石碑等村落發展花海觀賞、徒步旅游、特色餐飲等產業,推動平安“農業+旅游”典范項目建設。通過構建集富硒農產品科研示范、種植生產、精深加工、文化科普、商貿物流、品牌推介、民俗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高原硒都”品牌影響力。

亚洲涩福利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