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省地方志辦公室組織召開《青海名水記》評審會議。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青海名水記》評審小組組長楊松義主持,副主任朱文平、《青海名水記》評審小組專家及編纂人員共11人參加會議。
《青海名水記》是省地方志辦公室在深化“三個最大”省情認識的基礎上,為全面系統展示青海獨特的水資源優勢和高原水文化而策劃編纂的特色志書,對培育弘揚守護“中華水塔”的生態文化具有積極的意義。該書于2016年底開始策劃,2018年正式啟動編纂,2023年底形成近100萬字初稿。
會上,《青海名水記》主編、省地方志辦公室原副巡視員李泰年介紹了編纂情況,評審組專家分別作了評審發言。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青海名水記》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相關史料為依據,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了青海行政區域內名川大河的起源、分布、發展脈絡以及與之相關的重大水情,資料豐富,特色鮮明,專業性較強,文風樸實,具有較強的史料和使用價值,但也存在部分內容有待補充、個別史實有待核實、前后表述有待統一、部分框架結構有待調整等問題。
會議原則同意《青海名水記》通過評審。會議要求編纂人員認真梳理、充分吸收專家意見,根據地方志書質量標準,進一步修改完善。
(業務指導處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