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國扶貧志編纂工作啟動以來,青海省認真貫徹落實相關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強化工作措施,穩步推進扶貧志編纂工作。2022年5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認真做好扶貧志和全面小康志編纂工作的實施方案》,啟動了扶貧志編纂工作,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志書出版。2023年7月,省地方志辦公室組織召開全省扶貧志編纂工作推進會。2024年3月,組織召開青海省扶貧志編纂業務骨干培訓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扶貧志(評審稿)》評審觀摩會。同時,以組織各級地方志機構編纂人員赴省外實地調研學習、參加培訓、電話指導、季度調度等方式,持續強化業務指導,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扶貧志編纂工作任務。近日,《青海省扶貧志》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相繼完成初審,其它地區扶貧志編纂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當中。
《青海省扶貧志》是全省規劃編纂的省級扶貧志書,由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編纂。2024年12月18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青海省扶貧志》初審會,省地方志辦公室安排業務指導處負責人參會指導。會上,《青海省扶貧志》編輯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青海省扶貧志》編寫情況及編纂過程,與會專家圍繞志書觀點、體例、資料、內容、記述、行文等方面分別作了評審發言。大家認為,《青海省扶貧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青海扶貧工作實際出發,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扶貧事業歷史進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觀點正確、資料翔實、體例嚴謹、行文規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行業特征和地方特色,原則同意通過初審。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評審專家也指出志稿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谷長偉主持初審會并講話,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對各位評審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和給予悉心指導表示感謝,表示將認真梳理和吸收評審意見建議,抓緊時間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完善,不斷提升《青海省扶貧志》編纂質量。
《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是我省被列入“中國扶貧志叢書”的2部縣級扶貧志書之一,由互助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負責編纂。2025年1月10日,海東市組織召開《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初審會,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朱文平,來自省內外的8位評審專家,海東市、互助縣相關領導及部門負責人,《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編纂人員參加會議。與會專家結合前期審閱志稿情況,分別作了評審發言。大家認為,志稿篇目設置基本合理,扶貧主題比較突出,文風比較樸實,行文比較規范,基本符合“中國扶貧志叢書”編纂要求,原則同意通過初審。但也存在部分章節結構布局不夠合理、編校不夠仔細嚴謹等問題,評審專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朱文平對省內外評審專家蒞會指導和全體編纂人員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她強調,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編纂扶貧志,是全國范圍內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浩大文化工程,是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際行動,也是地方志機構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具體行動。《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和《格爾木市扶貧志》入選“中國扶貧志叢書”,是我們的光榮,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做好編纂工作。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嚴格執行《中國扶貧志叢書質量標準(試行)》《中國扶貧志叢書行文規范》,把好意識形態關、史實關、保密關,突出時代特點和地域特色,確保志書觀點正確、質量優良。要進一步強化工作保障。修志編鑒是地方志機構的法定職責,我省各級地方志機構要履職盡責,落實好“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落實落細工作責任,加快修改工作進度,按時高質量完成扶貧志編纂出版任務。
會上,互助縣政府領導介紹了《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編寫情況及編纂過程,并在評審結束時表示,將認真研究和吸收專家意見建議,按照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和省、市地方志辦公室的要求,做好修改完善、報送復審和終審等工作,力爭將《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志》打造成精品佳志。
(業務指導處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