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青海高原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把殷殷囑托轉化為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的強大動力,站在重要的時空節點,青海省推進國家公園建設成效如何,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湘國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成就、話發展、謀長遠。
王恩光:自青海啟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以來,在全國率先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圓滿完成三江源和祁連山兩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成為全國首批、排在首位、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通過國家評估驗收,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已正式獲批,昆侖山國家公園前期工作正扎實推進,在打造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上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青海方案”,貢獻了“青海智慧”。
積極推進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民生改善成效顯著;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科學合理利用國家公園和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資源,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堅持生態保護與民族團結進步融合發展,民族團結成效顯著。全省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為下游輸出源頭活水超過900億立方米,全省設置草原、森林、濕地生態保護公益崗位14.51萬個,其中生態扶貧管護公益崗位4.99萬個,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實現“一戶一崗”。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牧民收入穩定增長,形成了以生態環保為導向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祁連山國家公園在全國首創“村兩委+”社區共建共享模式,青海生態環境實現了從惡化到持續向好的全局性、轉折性變化。
心懷“國之大者”,擔當“源頭責任”。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努力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上走在前頭,高標準建設國家公園,進一步優化保護地體系,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推動綠色發展,深化對外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展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王湘國: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青海發展,關心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兩次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兩次踏上青海高原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建設好三江源國家公園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不竭動力。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是青海義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要繼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牢記殷殷囑托,扛起使命擔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與全省相關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全面完成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積極探索形成了“一面旗幟引領、一個部門管理、一種類型整合、一套制度治理、一戶一崗管護、一體化系統監測、一支隊伍執法、一眾力量推動、一種精神支撐”的“九個一”三江源模式。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區劃面積由12.31萬平方公里增加到19.07萬平方公里,黃河源約古宗列及長江源格拉丹東、當曲區域被納入正式設立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全面加強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我們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質量落實好正式設園后各項建設管理任務,建立局省聯席會議機制,加快推進管理機構組建,扎實開展總體規劃修編等工作。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5.2億元,落實落細生態保護修復任務,妥善解決人與野生動物沖突,啟動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綜合監測體系,嚴守國家公園生態安全底線加強宣傳引導,生動講好三江源國家公園故事。
展望未來,奮斗不止。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按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八個堅定不移”決策部署,聚焦組建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修編總體規劃、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等關鍵任務,細化具體工作舉措,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管理工作,努力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新征程上爭取更大榮光,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