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保護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建設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必須堅定地扛起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歷史責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一切產業、經濟活動都必須有利于促進生態良性發展,舉全省之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
連日來,省生態環境系統把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表示,黨代會報告對青海未來五年深入實施“一優兩高”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加快建設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作出全面擘畫和部署,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當好“中華水塔”守護人,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全方位落實重點工作舉措,過去五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省各族人民源于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污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2021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6%,8個市州首次實現全面達標;我省成為全國唯一河流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的省份,三大江河出省境斷面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2019年,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青海名列優秀。
◆最嚴格保護制度落實有力。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完成近九成,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黃河警示片整改任務已完成八成,《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施行,在全國率先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評估驗收,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創建。環保垂改、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完成,“三線一單”分區管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深入推進。
◆優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羊曲水電站等10個重大項目環評獲生態環境部審批。提前完成全省污染減排任務,為發展騰出環境容量空間。繼西寧市之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成功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生態環保投入大幅增加。“十三五”累計落實中央環保專項資金43.29億元、較“十二五”增長98.46%。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寧市納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深入人心。成功舉辦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形成國內外廣泛關注的《青海共識》《青海倡議》《青海宣言》3個重要成果。黃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平安區、西寧市湟源縣等5地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貴德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入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黨的建設全面強化。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生態環境系統黨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全力打造生態環保鐵軍取得顯著成效。
通過持續努力,青海生態環境保護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已成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識和自覺行動;穩固搭建起了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果正愈加體現在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上;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正在鍛造著一支日益成熟、擔負重任的生態環保鐵軍。
堅定不移當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青海各級生態環境系統將以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確定的未來五年的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為引領,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聚焦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堅定不移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全力做好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和生態環保項目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保障和生態環保專項資金項目實施,持續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在優化流程、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規范服務、便民惠企上出實招。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積極推動全省生態環保重大項目實施提標提速,更好支撐服務全省穩住經濟大盤。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PM_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重點城市聯防聯控,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統籌推進黃河干流、長江源、青海湖等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加強重要水體水質監測預警和溯源整治,持續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嚴格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實事工程實施,督促指導推進海西州、玉樹州“無廢城市”建設。
◆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圍繞產業“四地”建設,持續完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格“兩高”低水平項目生態環境準入,加強重點行業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及跟蹤評價。制定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督管理,做好參與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工作。
◆強化督察整改和監管執法。全面推進兩輪中央生態保護督察、黃河警示片、黃河體檢專項行動問題整改,完成省級環保例行督察。認真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工作,扎實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續推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加強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落實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任務,依職責持續推進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完成我省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與污染狀況調查評價,抓好祁連山等區域礦業權恢復治理驗收,接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方針,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高標準創建“潔凈青海”。抓好農村污水、危廢醫廢處理處置。認真落實生態環境問題發現解決和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督察監管機制,全方位提升問題發現解決能力。
◆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按照國家“雙碳”目標總體要求,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進多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加強“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格“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準入,開展綠色低碳示范創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強化環境治理能力建設。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黃河警示片、危廢處置核查等問題整改。健全省級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督導、評估、驗收閉環體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落實機制。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健全重點生態環境風險源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講好美麗中國青海故事。(趙俊杰 夏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