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轉變,這一轉變之于我省廣大農村牧區而言,就是行動的指南。”省政協委員、青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陳剛認為,我省絕大部分是生態保護重點區域,很多地方以畜牧業為主,對于傳統牧業縣而言,要致富、要脫貧,首要的戰略任務就是保護生態環境,切實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讓群眾從生態保護的過程中分享到更多的優惠。
如何以具體舉措推動這一轉變的落實?陳剛建議牧區可以借鑒“企業+牧戶”的合作模式,把發展有機畜牧業作為中心產業,完善產業體系,開展深加工,拓展銷售市場,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對草地的利用,加大牧草種植,這樣既能讓草原的生態越來越好,也可以讓草原經濟和牧業經濟實現有機互動,相互促進。
同時,充分利用青海獨特的氣候資源,鞏固強化畜牧業發展,重視創新能力建設,走精深、綠色、規?;l展之路,集優質農牧產品基地建設、科研發展、生產加工、營銷服務于一體的經營模式。另外,政府應當給種植、養殖戶相應的補貼和獎勵,引導農牧民走有機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進一步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讓有機農牧產品能運輸出去。(孫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