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15000185/2020-00033發文字號 :青政辦〔2020〕12號
發布機構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文時效 :有效
主題分類 :勞動、人事、監察;民政、扶貧、救災;農業、林業、水利;科技、教育;人口與計生、婦女兒童工作;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能源;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衛生、體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公安、安全、司法;商貿、海關、旅游;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財政、金融、審計成文日期 :2020-02-13
青政辦〔2020〕12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為認真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20年民生實事工程,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和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基礎民生和幸福民生,結合民生領域改革和財力可能,精準施策,注重實效,著力解決教育、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供給矛盾和突出問題,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百姓獲得感和政府公信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二、主要任務及分工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嚴格對照責任分工,精心組織實施,扎實有序推進,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今年的各項民生實事工程。
(一)就業優先工程。
1.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為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05萬人次。通過優化培訓內容、調整培訓工種及課時補貼、加大職業(技工)院校承接培訓力度等措施,逐步提高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
(二)教育強基工程。
2.新建、改擴建(開工)15所幼兒園。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開工建設90所義務教育學校。(省教育廳牽頭)
3.實施75個校園綠化項目。(省林草局牽頭,省教育廳配合)
4.助力20所職業院校打造特色優勢專業。(省教育廳牽頭)
(三)住房保障工程。
5.開工建設1.13萬套城市棚戶區和5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3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綜合改善工程項目。(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
6.開展全省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整治活動,著手解決歷史遺留不能辦理不動產證的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牽頭)
(四)健康青海工程。
7.深入推進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行動,實施人群篩查12萬人、學生等重點人群查病5.9萬人。開展結核病免費篩查1.5萬例。為10萬名6—24月齡嬰幼兒免費提供營養包,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覆蓋率達100%。(省衛生健康委牽頭)
8.繼續調整提高城鄉居民醫?;I資標準,降低住院醫療費用醫保“三個目錄”個人自付比例。繼續加大藥品集中采購力度,進一步擠壓藥價虛高水分。(省醫保局牽頭)
9.開展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抽檢80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安全抽檢15批次。(省市場監管局牽頭)
(五)敬老扶幼工程。
10.調整提高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失業保險金標準及最低工資標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
11.重點解決養老床位配比失衡問題,通過探索建立家庭照護床位、加大現有資源整合力度、發展互助式農村養老等措施,提高西寧、海東兩市養老床位供給,初步解決藏區六州床位閑置問題。(省民政廳牽頭,各市州政府配合)
12.充分發揮現有幼兒園資源推進普惠托育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教育廳配合)
(六)扶貧解困工程。
13.調整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省民政廳牽頭)
14.為320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服務。為1萬名殘疾人提供基本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省殘聯牽頭)
15.救助300名城鄉特困“兩癌”患病婦女。(省婦聯牽頭)
16.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加大健康扶貧力度,住院醫療費用報付比例穩定在90%以上。(省扶貧局、省醫保局根據職責分別負責)
(七)文體惠民工程。
17.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戲曲進鄉村”文藝演出2000場。(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
18.拓寬全民健身活動普及面,為全省100個鄉鎮、村、社區、寺院等配備(更新)全民健身器材。(省體育局牽頭)
(八)幸福家園工程。
19.開工建設10個“美麗城鎮”建設項目。(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
20.加大“高原美麗鄉村”、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廁所革命”的整合力度,統籌完成300個村。(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根據職責分別負責)
21.針對飲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通過工程提檔升級、加強運行管理等措施,鞏固飲水安全建設成果,確保農牧民飲水安全。(省水利廳牽頭)
(九)品質興農工程。
22.繼續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較上年分別減少20%和10%。推進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試點建設,在藏區純牧業縣全面推開。(省農業農村廳牽頭)
23.通過實施生豬扶持政策、提高良種繁育水平、建設生豬養殖場等措施,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根據職責分別負責)
(十)平安青海工程。
24.開工建設西寧機場三期,續建玉樹機場改擴建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25.重點打擊涉黑涉惡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突出違法犯罪案件,堅決遏制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省公安廳牽頭)
26.對全省15座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及洞口標志、標線、護欄過渡及緩沖設施進行整改,提升交通安全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27.在全省范圍內創建10—2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提升基層社區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省應急廳牽頭)
三、相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根本目的,切實增強做好民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創新方式方法,辦實辦好每件民生實事工程,加快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二)狠抓任務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學制定方案,細化任務分解,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節點,強力推進落實。要強化協調配合、上下聯動、通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要加強宣傳引導,增強群眾的關注度和認同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強化要素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民生實事各類政策措施,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為工程實施提供優質服務。要進一步強化政策集成,創新投入方式,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綜合運用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政府購買服務等,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保障民生實事項目資金需求。
(四)嚴格督導考核。各地區、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加強日常督查督辦,對進度不快、措施不力的,及時進行督促整改。將民生實事工程納入各地區和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范圍,確保民生實事工程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