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坐在寬敞明亮的操作室,正在進行遠程操作的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錫鐵山分公司調度中心副主任李曉東感觸頗深:“智慧礦山建設的落地應用,讓我們告別了缺氧、嚴寒、粉塵。”
從綠色技術到結構調整,從綠色生產到節能減排,從智能制造到綠色生態鏈……2015年以來,西部礦業集團累計投入資金30.15億元,用于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環保設施維護改造、礦區環境恢復治理等項目,實現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選礦廢水回用率達100%,外排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植綠復綠面積461.14萬平方米,植樹30.32萬棵。
我省將生態資源作為產業轉型的關鍵點,積極融入產業“四地”建設,通過落實節能減排措施,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減少“三廢”排放。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規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1706萬噸標煤,同比增長僅為0.8%,遠小于控制目標,且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降幅達12.1%,全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為全力促進綠色體系建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等相關要求,結合青海實際,發布《青海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綠色制造示范單位評價標準,制定配套扶持政策。為強化重點領域節能減碳技改,下發《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的通知》,摸清現有企業(裝置)能效水平,科學確定挖掘節能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
圍繞產業“四地”建設,省工信廳提出“四合三檔”的審查原則,堅持用能預算管理。截至目前,已批復27個重點項目的節能審查,隨著項目的陸續投產,為我省工業增長提供新的綠色發展引擎。
我省還繼續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在電解鋁、水泥、鋼鐵、鐵合金等重點行業對48戶企業開展能耗核查和能效“領跑者”遴選工作,啟動節能診斷服務工作,幫助企業挖掘節能潛力,提出節能改造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為促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業務流程再造,省工信廳實現資源多級循環利用;發展以廢鋼為原料短流程清潔冶煉技術、廢鋁的閉環回收與保級利用技術等;推進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提高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加快推進退役光伏組件、電池回收利用等試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資源高效利用水平。